找出 IT 產業的蠢事

老實說這本中譯不太起眼,在書店也都沒有看過。只記得在 Amazon 的排行榜上有看到過  In Search of STUPIDITY ,所以突然在博客來逛到竟然有翻譯就很高興就買下來了… :p 如果你喜歡看Joel的軟體行銷言論,那你對這本應該會有興趣。(這本書推薦序就是Joel寫的喔,還有後記的訪問)

約耳的序提到一個驚人的事實,1984年前十大的軟體公司,到了2001只剩Microsoft還在榜上,而且遠遠領先第二名Adobe (即使微軟的收入少一個0還是比Adobe多)。微軟佔了前百大軟體市場七成的收入。 

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很多企業卓越寶典老是介紹很多成功公司的秘訣,但往往過個幾年就會發現其中的案例後來卻失敗了(在上萬家公司中有一家成功了,你怎麼知道是因為有特別的秘訣還是只是機率巧合呢?)… XD 所以大部分的時間內,真正持久成功企業只是做的蠢事相對起來較少,而且比較能夠適應外部環境的劇烈動盪。這本書就在講一些作者看到的高科技(指電腦產業)市場行銷和開發工程及策略上的蠢事,避免你讓歷史重演。

第一章講 IBM 的 PC 標準創建跟發佈意味電腦的力量在軟體,而不是硬體(因為硬體可以拆成很多獨立的部份,所以不會有一家公司通吃)。第二章敘述了微軟對手的蠢事,而微軟因為始終如一地避免重複做蠢事,因此也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第三章提到 IBM 到 IBM PC 成功之後,又發表了一款縮水次級功能的 PC Junior 來攻佔家庭市場,結果大為失敗。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市場行銷錯誤,把產品的關鍵功能拿掉,產生一個便宜的次級品,消費者是不會選擇這種沒有價值的產品的。而 IBM 持續推出過時的電腦,也讓他逐漸退出 PC 的市場。

第四章提產品定位,MircroPro 同時賣兩款定位相同的文書處理器,結果讓消費者不知道如何選擇,公司內部兩個開發團隊也充滿歧見,最後輸掉了市場。重點是不要讓消費者擔心兩個產品的區別在哪裡,只要跟業務問為什麼要買就可以了。第五章講到 dBASE 本來占有資料庫軟體市場,但是新經理卻想把 dBASE 完全抓在手裡,他把所有的第三方開發者都趕走,也趕走了商機跟信譽。總結的說: 1.高階管理者對開發和市場規劃的錯誤處理 2.市場部門的愚蠢決策,以致於造成了致命的產品衝突 3. 開發團隊在關鍵時刻愚蠢地決定重寫更優秀的程式碼,卻只是寫出消費者並不真正需要的所謂更好的程式。 同一家公司各部門均犯下致命錯誤導致無可避免的災難。

第六章 IBM 的 OS/2 故事,是如何輸給 Windows 的。像是試圖整合IBM的大型主機而不去做GUI、沒有提供協助給第三方開發者、RAM 用太大、漫長的開發時間讓 Windows 攻佔市場而無動於衷。第七章企業併購, Borland 買了一家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公司。第八章提到 Intel 的品牌戰略( Intel Inside ),以及 Motorola 試圖攻佔晶片市場的糟糕策略。

第九章講到 Novell 以技術導向壓倒市場行銷反應,產品管理系統很脆弱,如市場想要GUI,而他們的菁英卻不要有(認為 command-line 比較快速穩定)。Novell 同時也對第三方開發者鄙棄。接連好幾年對 Microsoft 的攻佔無動於衷,只會無意義的收購別家公司。最後被 Microsoft 打敗,Microsoft 的一個成功的地方就是他與開發聯盟合作和溝通的能力。

第十章開始談微軟的企業公關。我們常聽到 Microsoft 的產品品質低下,他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公司對市場的壟斷的虛假之詞,事實上 Microsoft 的產品是受到與論和大眾的好評且廣被接受的。微軟也總會為第三方開發軟體著想,提供適當的工具跟課程來輔助。我們也常聽到微軟缺乏創新,從Apple那偷來GUI,但是其實 GUI 也是 Apple 從 Xerox 那偷來。很多成功的產品也是從別的地方偷來的,像 Linux 不也是從 UNIX 來的呀。接下來的謬論說業界對微軟又恨又怕,這也不對。早在 Win 3.0 發行前,Apple 其實主宰市場,但是 Apple 卻想盡辦法使用法律捍衛其GUI領先地位,只要外型有像就控告,只因為他們也用了資源回收筒的圖示。

微軟的公關也成功塑造 Bill Gates 本人的形象,把蓋茲塑造成友好、沒有威脅性的技術奇才,有益無害的公關形象。微軟的公關群也努力地說微軟不懂市場行銷,只懂創造了不起的產品。哈~ 讓大家覺得微軟對錢沒興趣,而是一群友好、天真的技術高手,想像世界炫耀他們的最新技術。能夠給人們這種形象表示已經掌握市場行銷之禪啦! 很快地微軟成長為巨無霸,大到人們開始呼籲政府介入,1990年美國政府開始初步調查,但是當時微軟讓大家都發財(相較於別家便宜又更好用的軟體),所以柯林頓政府並沒有介入太多。直到 Netscape 一役,微軟手段上太過激烈,雖然贏了市場,但是卻不得不讓政府已反托拉斯法介入,這也讓微軟之後做什麼都必須接受別家公司跟政府的挑剔。另一方面看 Netscape,一開始沒有足夠的實力卻大放厥詞,想要跟微軟打肉搏戰,不知謙遜的下場就是被微軟屠殺。

第十一章講 .com 泡沫,太多關於網路和Web商業的設想不正確,像是高估廣告看板的效用、高估B2C的能力,想自己做直銷代理達到零庫存,但是很少成功的例子,因為通路系統太複雜了,就算收到訂單轉給廠商,追蹤訂單跟交貨的行為都脫離控制,作為一個B2C公司,承擔了協調上萬筆訂單跟上千家廠商間的責任,沒有完善的庫存管理系統是做不到的。作者接下來看看存活下來的公司,得到一個結論,如果 .com 銷售一種不需管理庫存的資訊商品,是有可能獲利的。總之成功的 .com 公司相對於市場的投資實在是太少了。

接著提到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 的失敗,試圖把軟體都放到 Server 上,使用者使用簡易的電腦就可以使用 Server 上的軟體。不過因為Web技術的受限不適合應用程式、電腦代理商對簡易的電腦沒有興趣、龐大的伺服器及頻寬費用、重要資料不希望放第三方 Server、收取費用不容易。種種因素讓 ASP 像 .com 一樣又失敗了。

不過 2002 出現的 web services 技術又有所不同, web services是由已經銷售了大量軟體的公司來推動,而不是由ASP來推動。這部份算是現在進行式了….. 作者寫書的時候還沒有看到 web services 跟 AJAX的風潮…. ^^

最後訪問了 Joel , Joel認為軟體公司最可能犯的最大過錯就是 “以為自家產品程式碼雜亂不堪漏洞百出又過度膨脹,需要崇頭構思重建,需要完全改寫。”,Joel認為舊程式碼不會生鏽,舊程式經過使用測試,漏洞大多都被找出也被更正,重寫只會是拋棄過去的成果跟失去市場競爭時間而已,不如去開發更多的功能。

Joel 認為軟體公司第二個常犯的錯誤是用錯誤級別的工具來完成工作,例如全部用組合語言。而且軟體應該越多樣功能越好(如果不會產生危害,而且有使用者會用),即使80/20法則告訴我們 80%的人只用 20%的功能,但是人們還是只會買有多樣功能的產品,而不會買”精簡版”,因此花時間努力把軟體程式碼壓縮精練並沒有太大用處,倒不如花時間增加新功能。抱怨”擁腫的軟體”並沒有意義,從摩爾法則來看更是可笑,軟體雖然增大,但是硬碟變的更大。

Joel也認為一家管理階層缺乏工程技術背景的技術公司不會有太多成功機會,因為非技術類的CEO無法與工程師據理力爭且能獲勝,若技術背景不夠強只能盲目相信現有員工是唯一可以編寫程式的人,因此若是下屬工程師不能全力開發,非技術類的CEO只能忍辱負重的開除,這是唯一的希望,並寄望找到新的技術天才。

嗯~ 這本書故事講不少,不過很多公司的名子跟產品的名子看的蠻眼花的,有些點講的有點太細太多感覺有點 boring。anyway… 如果也想多知道一點電腦軟體公司的歷史,倒也值得一看。

參與討論

2 則留言

  1. 我最近剛好在看這本書,邊看邊覺得這本書的翻譯真是艱澀難懂,後來被我發現裡面許多翻譯名詞是大陸用語,Google 一下後果然發現原來這本書的譯者是大陸人,然後台灣的出版社又給它繁體化了。

    所以我剛剛上了 Amazon 去買了原文版,以免看完後腦神經打結。

發佈留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