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說-有關書與人生的一些訪談

一本由出版人郝明義所寫的訪談集,看下來還是最佩服南方朔先生,另外詹宏志也意外地有趣(雖然我對PCHome的印象不佳)。

南方朔(政論家、文學評論家)

談讀書這件事的經驗心得。南方朔先生讀書非常廣泛而且深入,是台灣少數的專業讀者,每次去書店逛看到有他寫的導讀的書,都會拿起來特別翻翻,正如他自己所說,他寫的導論特色是會把同主題的書都拿來比較,給你整個知識系統的概念,非常實惠。

有一段我覺得蠻有意思的,他說他問很多很有學問的朋友,在那個領域專精到某種程度之後,還在搞什麼學問? 有些回答說,哪裡搞什麼學問,就只是天天在“摸行情”啊。很多東西到了碩士後期、博士之後,都沒有教科書啦,就只是讀期刊,或讀該行業每年的年度評論,因為年度評論裡面就是這個領域的超級大人物,他們講的大概就是我們今年熱門的題目,這就是行情! 做生意做到後來也是摸行情,我們讀書讀到後來也是讀行情,知道近幾年這個領域的理論方向,出現什麼核心概念、有哪些大人物、關心哪些題目、出哪些書等。

南方朔先生非常重視文字語言,你怎麼設定概念,就決定了你怎麼思考,而且就決定了你的答案。所以要把一個問題搞清楚,就要去查它的語言裡面所蘊含的邏輯。語言是表達工具,但往往也是牢籠限制。所以把語言的問題搞清楚,想問題的方法才會更準確。  “對語言保持敏感,有助於思想的澄清。

詹宏志(PC Home 集團董事長)

也是談讀書這件事,當然也有談一些網路跟市場。我發現他有些生活習慣跟我自己蠻像的,像是喜歡把書包裝的很重(哈哈!),因為貪心,總怕身邊沒有想看的書可以看(例如我自己的背包出門至少有2~4本書)。還有怕問人問題跟怕上課,習慣用讀書來獲取專業能力跟技能。

詹宏志之前是念經濟的,他說學經濟,使得一個人想用理性力量解決問題,不想用社會上既定的強勢、弱勢非類來定義。(非常諷刺的,最近他開記者會說 Yahoo 併購無名太強勢,讓其他業者無法生存。) 尊重市場遊戲規則,了解市場的結構跟力量,並保持謙虛的態度,某個東西有市場或沒有市場,跟它在社會上的價值跟意義不一定有關係,暢銷書不一定是好書,不暢銷的書不代表對社會沒有意義。

而要賺錢不一定要用庸俗跟下流作代價,庸俗有庸俗的市場,學術書裡面有好壞,通俗書也是,它是不同的市場,而不是一個上跟下的市場。做少量書有少量書的方法,大量有大量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市場。

鄭松茂 (意識型態廣告公司 董事長)

少一點的人生,在目前追求更大更專業的價值觀中,多一點生活的 blance。少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當用一種更放鬆的態度,更有一種人的感覺、人的智慧,才可能做更正確的判斷。事業成功不是因為你努力,更大一個原因是你做對了決定,所以人應該保持可以隨時最好決定的狀態。要保持這個狀態首先就是不貪心、不要有錯誤的欲望,例如去崇拜一些大老闆的努力故事,他認為光靠同樣的觀念、意志力跟行動不見得會成功,時機很重要,不同階段要做不同的關鍵性決定。

他覺得成功是你越接近你要的人生組合,當然前提是你對你的組合要很明白,要先弄清楚你要追求什麼。

杉浦康平 (平面設計師)

主要談書籍平面設計,便宜的書是資訊的濃縮,但可以輕易被電腦所取代。書應該是豪華的享受,是坐在讀者身旁的朋友、情人。所以出版社不只該出版便宜的書,也該出版昂貴豪華又美麗的書。

“讓自己保有感受”驚訝”(surprise)的能力。這意味者,時時要對新的、特殊的事物保持敏感,如此驚奇變隨之而來,五感合而為一。”

張隆溪(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講座教授)

談品味(taste),品味就是告訴人們,什麼是好的東西。

Akibo (多媒體美術設計師)

主要談親子生活,為了多跟小孩溝通,架了 AkiAkis 網站,非常有意思。

許舜英 (意識型態廣告公司  執行創意總監)

談 Fashion跟廣告創意,強調改變跟敏銳感的重要性,對於變化的解讀能力,對企業跟專業工作者都很重要。

黃仁宇  (歷史學家)

這篇不算是訪談,而是作者跟黃仁宇的相處紀錄,對長者的懷念跟回憶。

衛浩世 (世界書展主席)

也不算是訪談。作者介紹他的傳奇、他們藉由書展認識而成為朋友的故事,還有辦書展的秘辛。”當我們和別人主張不同的時候,與其要花盡力氣遊說他接受你,不如回頭幫他開拓出他原先不相信存在的那一條路

參與討論

2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