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出版於1946年,主張自由學派(相對於凱因斯學派的政府規劃與經濟管制手段) 的經濟學入門書,手法是透過經濟問題來批判常見的公共政策和政府政策的謬誤,在過程中學到基本的經濟真理。
整本書以一貫之的一句話,就是 ” 經濟學的藝術,在於不只觀察任何行動或政策的立即影響,更要看較長遠的影響。不只追蹤政策對某個群體產生的影響,更要看對所有群體造成的影響。不只注意直接的因果關係,更要注意到間接的因果關係。”
很多時候政府的政策只是為了立即見效,而忽略了長期的負面效果。或是只有針對某個小群體有好處,對大眾卻是更大的看不見傷害。政策常常會有利於某些群體,但相對犧牲其他所有群體,而這個受益的群體因為自利,總是會振振有辭的說服大眾接受,甚至混淆視聽讓大家無法思考是非。
這本書的時空背景也很有意思,當時正是凱因斯學派盛行,美國羅斯福推行新政大行干預經濟的時代,但作者卻反其道散播自由經濟思想。現在批判凱因斯已是常態,但回想當時確更顯得作者的洞燭先機,也是如此才能讓這本書到現在還可以歷久彌新地出版。
整理幾個重點,也是很亂…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