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死人的回來了,去參加了一個兩天一夜的 Web 2.0 創業營活動,當初是看到ptt的宣傳,才499想說好便宜啊,講師看起來也蠻豐富的… :p
不過實在沒聽到什麼實用的演講耶,是一個課程安排非常莫名奇妙的營隊。 Continue reading Web 2.0 創業營?!
累死人的回來了,去參加了一個兩天一夜的 Web 2.0 創業營活動,當初是看到ptt的宣傳,才499想說好便宜啊,講師看起來也蠻豐富的… :p
不過實在沒聽到什麼實用的演講耶,是一個課程安排非常莫名奇妙的營隊。 Continue reading Web 2.0 創業營?!
會買這本書只是因為想做它的心理測驗(有序號才能做)… :p 它的結果是三十四選五,基本上非常具有獨特性。
至於書麻,大意應該是說強化優點,控制損害。一直在自己的弱點上做文章其實成長有限,應該要好好專攻與生俱來的天賦能力才對。
我自己是覺得就像古老的軍事格言所說的: 成功要加強,失敗要放棄。
題目很多,要花點時間。出來的結果麻,就參考看看囉。 Continue reading 發現我的天才 – 能力發現剖析測驗結果
一本由出版人郝明義所寫的訪談集,看下來還是最佩服南方朔先生,另外詹宏志也意外地有趣(雖然我對PCHome的印象不佳)。
南方朔(政論家、文學評論家)
談讀書這件事的經驗心得。南方朔先生讀書非常廣泛而且深入,是台灣少數的專業讀者,每次去書店逛看到有他寫的導讀的書,都會拿起來特別翻翻,正如他自己所說,他寫的導論特色是會把同主題的書都拿來比較,給你整個知識系統的概念,非常實惠。
有一段我覺得蠻有意思的,他說他問很多很有學問的朋友,在那個領域專精到某種程度之後,還在搞什麼學問? 有些回答說,哪裡搞什麼學問,就只是天天在“摸行情”啊。很多東西到了碩士後期、博士之後,都沒有教科書啦,就只是讀期刊,或讀該行業每年的年度評論,因為年度評論裡面就是這個領域的超級大人物,他們講的大概就是我們今年熱門的題目,這就是行情! 做生意做到後來也是摸行情,我們讀書讀到後來也是讀行情,知道近幾年這個領域的理論方向,出現什麼核心概念、有哪些大人物、關心哪些題目、出哪些書等。
南方朔先生非常重視文字語言,你怎麼設定概念,就決定了你怎麼思考,而且就決定了你的答案。所以要把一個問題搞清楚,就要去查它的語言裡面所蘊含的邏輯。語言是表達工具,但往往也是牢籠限制。所以把語言的問題搞清楚,想問題的方法才會更準確。 “對語言保持敏感,有助於思想的澄清。” Continue reading 他們說-有關書與人生的一些訪談
也是蠻多人(如大前研一)推薦的,拿起來看過之後,發現蠻好念也蠻好練習的,作者列出六個關鍵能力可以做些什麼,而不只是談談右腦也很重要的道理而已。
書的結構非常簡單明瞭,先介紹左腦右腦之分,再談why現今只有左腦不夠,還需右腦 (這也是原書明 A Whole New Mind的本意,左右腦都很重要),接著提出在高科技的優秀能力之外,我們還需培養高感性跟高體會的工作能力,接著作者更明確的指出六項能力,並附上練習作業 (真有意思,不過很多資源都是國外的,不太不方便存取,例如他列出的書跟團體之類的)。
為何右向思考的重要性增加? 左向思考培養出一群”知識工作者” (律師/醫生/會計師/工程師/MBA/高科技等),讓世界經濟成長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但是光靠左向思考已不再足夠,作者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不過我認為更貼切的說,應該是資本主義、全球化、電腦科技) :
想了一下,發現作者還蠻現實的,而不是用哲學人生之類的角度,真有意思 (笑)。不過自動化的部份倒寫的有點天真科幻了。anyway… 我們必須要優秀的高科技之外,培養符合高感性和高體會的工作能力。
高感性指 創造藝術性及精神性美感、辨認趨勢和機會、敘述精采故事、以及聯結表現無關事物成為新發明的能力。
高體會指 體察他人感受、了解人際微妙互動、尋找自身和激發他人的命喜悅、以及超越紅塵俗物,尋找生命意義的能力。 Continue reading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A Whole New Mind
應該是看到博客來的蔡康永推薦才注意到的吧,看了一些內文之後,似乎非常有趣,就買回來看了,是一本探討工作職涯的小說。
自從有了”上班工作”這樣的經驗跟一些體會,就對這樣的議題有點玩味,我自己也曾有類似被炒魷魚的心情,那種 “我為公司付出這麼多,公司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的想法,完全沒有辦法跳脫出來而忿恨不已。這讓我聯想起奇異CEO威爾許在致勝一書中提到開除員工時的這句話 “誰說是殘酷無情加上達爾文主義?應該說秉公處理,效果奇佳。”
一方面是 “公司又不是我的,再賣命也沒用”,另一方面又屬於公司這個團隊,希望公司賺錢,對公司有十足的忠誠。兩種極端有時候如何拿捏跟區分常常不太容易,要能喜歡工作,有工作表現,同時間又能看清”公司又不是我的”的這種分寸,(除非自己是老闆?)
越是不能區分”工作”和”上班”之間有何不同的人,越容易成為裁員的對象。個人究竟能為公司創造多少利潤?以一個業務員來說,大概作夢也沒想過,自己所販賣的商品售價和成本之間的毛利差額,還必須扣除個人薪水、退休準備金、公司硬體設施管理維修費用、交際費、交通費之後,才是真正的純利。
因此這本書翻起來還蠻容易有體會的,裡面提到一種境界是超然的智慧,對於自我意識和實際狀況之間的距離,拿捏的剛剛好,不輕易自怨自艾。 Continue reading 炒魷魚株式會社
Getting Things Done (GTD) 是一套由 David Allen 所提出來的個人行動管理流程,他分成五個部份來討論 1.蒐集 2.處理 3.組織 4.檢討 5.行動 ,核心觀念是將所有雜事組織在手邊,而不是腦海裏。別浪費時間重複思考同樣的事。因為心思會持續擔心掛念懸而未決的事情,造成擾亂跟心理壓力,而無法專心。
最高境界”心如止水”,心靈澄淨做事自然有建設性。
專案企劃
1.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