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上一本書看完後會很high,有種未來世界網路革命的使命感(?)。但書中有一個重點我沒有特別提到,就是作者在序中特別提到的「無法相互理解的兩個世界」,像我們這樣「住在網路世界裡」的年輕世代跟傳統產業的大人世界常常是很難溝通的,如同 Mr.6 的這篇 媒體報報網路,網路也要抱抱媒體 所猜測的,在台灣「懂互聯網並思考可以在上面做什麼事」的人估計大約只有五千人左右。
就算只用上網人口來看,在台灣能夠運用所謂的 Web 2.0 服務更是少數中的少數。Google Apps 應用服務網站版 推出之後,有些人會緊張這會威脅某些中小企業生存,不過建議你可以看看這一期的 Intelligent times 雜誌專訪台灣Google工程研究所所長簡立峰,裡面談到Google不做 localization !!產品全都是全球標準化,跟Yahoo會在每個國家放很多人做localization不同,做 localization 會吃掉成本,會吃掉 Google 的創新能量。新產品的目的不在高市佔率(事實上除了搜尋引擎,其他Google服務市佔率都不高),Google的商業模式就是廣告,只要廣告能夠持續成長,目的就達到了,不斷推出新產品的目的在於教育未來的使用者,很多用Google產品的,都是重度使用者。這麼說起來,我覺得這也算是Google的邊開火邊移動策略… :p
扯Google扯遠了,我想說的其實是雖然Web 2.0這麼熱血,但是這本書對於”如何獲利”這個關鍵核心問題卻沒談到什麼,不回歸到現實面的的話,就很容易只是個盲目流行,大家來做 Web 2.0 網站,但都賺不到什麼錢最後泡沫化。剛好看到 毓毓的窩 這個Blog,跟 Mr.6 完全相反走向(Mr.6是創業角度而alanc是投資人角度)… :p 吹捧的人多,熱血的人多,難得看到能有反面思考的blog。alanc 特別討厭 Mr.6 的天真 (看Mr.6的人好多啊,若是看完Mr.6再來看這個blog,應該可以澆醒很多人。) alanc 認為這些Web 2.0 長尾理論等等只能解釋出網路的”現象”,而沒有切中其中贏家的獲利關鍵。alanc 的文章可以從他整理的這篇 2006年本站新聞事件與文章回顧 開始,推薦 再談YouTube、從Google的獲利模式笑看長尾理論、矽谷吉柯德先生們,爭向Google大風車單挑 等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