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由出版人郝明義所寫的訪談集,看下來還是最佩服南方朔先生,另外詹宏志也意外地有趣(雖然我對PCHome的印象不佳)。
南方朔(政論家、文學評論家)
談讀書這件事的經驗心得。南方朔先生讀書非常廣泛而且深入,是台灣少數的專業讀者,每次去書店逛看到有他寫的導讀的書,都會拿起來特別翻翻,正如他自己所說,他寫的導論特色是會把同主題的書都拿來比較,給你整個知識系統的概念,非常實惠。
有一段我覺得蠻有意思的,他說他問很多很有學問的朋友,在那個領域專精到某種程度之後,還在搞什麼學問? 有些回答說,哪裡搞什麼學問,就只是天天在“摸行情”啊。很多東西到了碩士後期、博士之後,都沒有教科書啦,就只是讀期刊,或讀該行業每年的年度評論,因為年度評論裡面就是這個領域的超級大人物,他們講的大概就是我們今年熱門的題目,這就是行情! 做生意做到後來也是摸行情,我們讀書讀到後來也是讀行情,知道近幾年這個領域的理論方向,出現什麼核心概念、有哪些大人物、關心哪些題目、出哪些書等。
南方朔先生非常重視文字語言,你怎麼設定概念,就決定了你怎麼思考,而且就決定了你的答案。所以要把一個問題搞清楚,就要去查它的語言裡面所蘊含的邏輯。語言是表達工具,但往往也是牢籠限制。所以把語言的問題搞清楚,想問題的方法才會更準確。 “對語言保持敏感,有助於思想的澄清。” 閱讀全文〈他們說-有關書與人生的一些訪談〉